项目来源:中国风景园林学会
主要完成单位: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
主要完成人:王香春、杨龙
起止时间: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
获奖情况: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
江苏省建设创新成果二等奖
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创新三等奖
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标准创新二等奖
成果简介
本标准主要条文包括总则、术语、调查评估与规划、地质安全隐患防治与环境治理、地形重塑与水系整治、土壤重构、植被重建与景观提升、工程施工与验收、维护管理与动态监测等内容。
本标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,源于实践指导实践,填补了采煤沉陷区系统化生态治理技术标准的空白,主要特点包括:(1)提出了采煤沉陷区修复规划的关键指导作用,突出强调消除地质安全隐患与环境治理的前提作用,明确以调查评估与规划为基础,将修复技术的适宜性与修复目标的多样性有机结合。(2)强调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和多专业、多领域、多部门的协同融合,综合运用适宜技术,明确合理选用乡土、适生植物,恢复生态功能,兼顾安全性、适用性、针对性和科学性。(3)强调修复治理全过程统筹监管,明确基于动态监测与评估的修复技术改进,实现了从调查、评估与规划到施工后监测评估反向指导修复技术提升的技术闭环。
本标准基于大量的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实践,涵盖了从现状调查评估到修复规划、修复实施、工程结束后的维护管理与动态监测的全过程,是国内首次针对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实际过程编制的专业技术标准,具体技术要求与国家现有标准相协调,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成果应用情况与效益
我国采煤沉陷区地域分布广、数量多,生态修复任务艰巨。本标准适用于黄淮海平原井工开采造成的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。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,筛选出适用可行的技术,并进行了标准化处理,促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专业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,避免边修复边破坏、过度修复、无效修复、低效修复等现实突出问题,节约资源与能源,节省工程成本,保障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。
自2018年12月发布以来,标准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应用于实施财政部TCC6项目“促进中国城市生态修复研究”中,被徐州泉润公园工程建设等工程采用,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。
成果图片